×

收藏-健康网会员访问记录

网页标题:
×

注册健康网用户

用 户 名:
联 系 人:
性  别:
密  码:
重复密码:
电子邮箱:
邮箱验证码:
固定电话:
传  真:
手  机:
单位名称:
通信地址:
首选栏目:
我已经认真阅读并同意《健康网服务条款》
×

找回密码

  • 1.选择找回方式
  • 2.确认验证信息
  • 3.修改密码
  • 4.修改成功
  • 找回方式:
  • 用 户 名:
  • 手机号码:

 您现在位置:健康网-医药产业 >> 网站服务 >> 媒体发稿 >> 中国医药报 >> 浏览网站服务

2006年青霉素、头孢类原料药
作者:wangchun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07-3-28 14:19:32

[关键词]:头孢克洛 7-ACCA β-内酰胺 抗生素 青霉素 头孢类 原料药

健康网讯:

【日期】2007-02-15                   【期次】27(总第3335期)
【版次】B3                                 【版名】市场
【栏目】市场透视<专题>=       【类别】医药经济
【作者】吴惠芳                          【特刊】<周刊期次>=<周刊类别>=营销周刊
【正文】           点击查看: 本版 PDF
  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同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一
大类抗生素,也是我国制药业最为强大的体系。近年来,它们在开拓国际市场的
征途中不断刷新纪录。2006年我国抗生素类原料药出口总额达15亿美元,同比增
长66.4%。其中,青霉素类、头孢类原料药并驾齐驱,同比增长97%和96%。青霉素
类、头孢类原料药分别占出口额的24.6%和10.4%,在我国抗生素原料药出口中排
第一、第三位。
  这两个庞大系列在2006年遇到的共同机会是全球产业链转移后,大宗原料药
中间体生产地转向制造业发达、成本更低的中国。与此同时,我国原料药发展不
得不面对环保、质量和实力等新课题。
  表1:2006年中国大类抗生素原料药出口总额 单位:百万美元
──────────────────────────
分类   2006年出口总额 同比增长率
──────────────────────────
青霉素类   187.9            97.07%
四环素类   126.5            35.80%
头孢类        79.8             96.11%
氨基甙类   58.3              21.45%
大环内酯类  39.5              168.90%
杂类     412.4            52.62%
───────────────────────────
  ■国际产业链转移成就中国青霉素
  我国青霉素出口在经过3年的产业整合之后终于迎来了新的市场周期。20年青
霉素工业盐出口总量达14,529吨,比2005年的11,337吨增长28%。出口价格由2006
年初6美元/BOU,上升到2006年底的7.9美元/BOU,上涨幅度达到2美元/BOU,涨幅
达33%。出口数量和价格同步增长的现象在以往并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说青霉素
出口遇到少有的好光景,但是这种好光景是国际产业链转型调整的结果。
  自2005年国际制药业巨头相继退出青霉素生产后,青霉素成为一种基础型、
规模型、低成本型原料药中间体,成为中国制药的一个标志。相比之下,印度和
欧洲发达国家的青霉素生产在成本和规模上已无法与中国相比。2006年出口统计
显示,我国出口印度的青霉素G钾(工业盐)同比增长23.17%。从产量分布看,全
球产量约为4万吨,其中3万吨为中国生产,这样青霉素G钾工业盐生产完全被中国
主宰。
  与此同时,转移生产基地、外包成为一种趋势,2006年这种转型给我国青霉
素产业以翻身的机会,且进一步带来青霉素下游产品的市场转机。这是我国青霉
素现阶段得以继续扩张的主要原因。
  国内青霉素产业在河南华星、石药集团中润(内蒙古)制药这两大巨头出现
之后形成新局面。2006年华星以自营出口总量占42.52%的绝对优势成为老大;张
家口吉斯特-布罗卡德斯制药有限公司作为跨国公司定点生产基地,其出口量占全
国出口总量的13.78%;石药集团中润(内蒙古)制药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1
.91%,位于第三;哈药集团、华北制药在份额上已退居二线,山东鲁抗、四川制
药等处于边缘化地位。目前行业内还没有出现新的竞争者,故现阶段稳定格局、
稳定产量才能保证销售的畅通。
  青霉素价格虽然一路长扬,但它是在极不正常的低价位水平起步的。加上人
民币与美元汇率的不断上升,无形中价值的增长仍然赶不上价格增长。2006年12
月测算的平均价格上升到8美元/BOU,比当年年初最低时期上升33%。未来继续增
长的空间定格在9美元/BOU,这是个理想目标,但还要取决于业内的产销平衡。
  ■头孢类向外扩张欲望强烈
  2006年中国头孢类原料药的进出口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出口型大宗品种普遍
增长;二是进口类品种普遍下降。出口品种主要集中在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
头孢哌酮钠、头孢拉啶、头孢氨苄这些在国内被誉为“大头孢”类的原料药。进
口型中间体数量减少,如7-ACA、7-ADCA的进口较往年大幅度下降,少数小品种有
突出表现。可见国内头孢类原料药竞争加剧,向外扩展欲望更加强烈,但继续增
长须跨过高端门槛。
  在国际产业链将制药加工业转向中国、印度的大趋势下,我国头孢类原料药
也正走向国际市场。我国的优势在于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取得价格优势。
未来凡有可能做大的非专利药都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出口型产品。近年来,国内一、
二、三代头孢菌素生产能力的扩张、产品价格的下降,为出口到国际市场奠定了
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产品的近期机会在国际非规范市场。
  我国出口头孢原料药虽然有极大的增长,但是还应看到出口品种当中粗品占
据一定比例(包括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注射无菌粉在稳定性、残留物上
的要求更高,且达到相关认证和文件(DMF)的要求也是进入欧美高端市场获得
高利润的必备条件。而出口粗品、非规范市场成为近期目标。所以中国制造要走
得更远、更高,还需要在质量标准上下功夫。
  表2:2006年出口头孢原料药中间体主要品种数量 单位:吨
──────────────────────────
产品       2006年    同比增长率
──────────────────────────
7-ACA       306       6.72%
7-ADCA            34       -26.06%
GCLE       421       78.28%
头孢氨苄         26       23.03%
头孢呋辛钠    7       56.11%
头孢拉啶    119       60.16%
头孢哌酮钠    21       24.29%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16       82.42%
头孢曲松粗粉         208       52.60%
头孢曲松钠    332       66.88%
头孢噻肟粗粉           29       86.70%
头孢噻肟钠    93      48.08%
头孢他啶        30       52.12%
头孢唑林钠    214       18.10%
──────────────────────────
  目前,进口头孢类原料药的作用从满足市场需要转变为跨国公司向国内定向
供应的渠道,如7-ADCA;有少数品种属规模偏小、价值较高的国内市场缺少的品
种,如头孢吡胺、头孢丙烯、头孢替唑等。
  表3:2006年进口头孢原料药中间体主要品种数量 单位:吨
──────────────────────────
产品      2006年    同比增长率
──────────────────────────
7-ACA      119    -177.39%
7-ACCA            44      45.52%
7-ADCA           775    -46.10%
头孢氨苄         2     -1680.85%
头孢呋辛钠   12        64.38%
头孢呋辛酯   3     -478.60%
头孢克洛      42        8.14%
头孢克肟       1.5       0.73%
头孢他啶      2.6    -
头孢唑肟       8.7    42.53%
头孢替胺        10    57%
──────────────────────────
  头孢克洛和7-ACCA(头孢克洛中间体)是少有的需求上升、货紧价扬的品种。
2006年头孢克洛进口数量42吨,同比增长8%。中间体7-ACCA进口数量为43吨,同
比增长45.52%,测算价格上升到了242美元/公斤。这种现象主要还是技术上的原
因,即国内的成本和产品稳定性与进口产品有差距。
  进口原料药中间体与本土品牌的竞争也在2006年开始显现。如7-ACA,该品
是出口与进口并举的品种。自2006年5月之后,进口7-ACA几乎从我国市场消失,
国产7-ACA一统天下。专家分析认为,有两个因素促使进口7-ACA重返中国:一是
人民币汇率提升,使进口价格下降,进口商利润得以实现;二是国产7-ACA价格
在2006年下半年逐渐提升到750元~770元/公斤。这样进口品与国产品就有了竞争
机会。在我国贸易越来越开放的形势下,这种进口品与国产品的竞争将越来越多。
  在头孢类原料药出口企业中,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安替比奥
制药有限公司、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
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河北中润制药有限公司、华
北制药倍达公司为领先企业。
  2007年,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新的突破点在于环保体系、质量标准和内部实
力的提升,这是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竞争动力和压力。虽然不是新功课,但其重要
性已超过以往的地位,维系企业的生存。
(吴惠芳)
  (数据来源:健康网进出口统计报告)  
  图1:2005/2006年各类抗生素类出口份额分布